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握有 2500 億資金,蘋果下個收購迪士尼、特斯拉還是 Netflix? 皇璽會 http://www.iwin688.com

Photo Credit:REUTERS/Robert Galbraith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 36kr,編譯自 Jeremy Horwitz 文章,原標題《Apple's $250 billion in repatriated cash: Netflix, Disney, Tesla, and other options》, INSIDE 經授權轉載。

人們對蘋果的密切關注不僅想要緊跟其發展步伐,更是為了覺察產業的風向變化。本文作者 Jeremy Horwitz 在「Apple's $250 billion in repatriated cash: Netflix, Disney, Tesla, and other options」一文中分析了蘋果在拿著 2500 億資金時,下一筆收購會花落誰家。並藉助敘述多家公司的收購可能性,分析了蘋果的發展方向和邏輯。

自 2016 年以來,蘋果一直在積極準備將 2500 多億美元的海外現金流調回國內。隨著 2017 年川普政府的減稅政策和就業法案的公佈遣返稅率下調至 15.5%,蘋果公司現在可以將其所有的海外利潤以近 20% 的折扣遷至國內。它該如何使用這筆錢? 

由於蘋果公司在美國的資金比以前多出 2500 億美元,再加上其購買小公司的往期經驗來看,許多人預測蘋果會大展拳腳。儘管只根據蘋果的歷史記錄,其收購案總是傾向於小型創意型公司,但是庫克去年曾表示:「我們不會僅僅根據規模大小做出收購的決定,而是更多依賴於該公司的戰略價值。」此種言論為可能的收購猜測供足了燃料,人們紛紛開始預測各種可能性。

5 月份,花旗分析師將 Netflix 和迪士尼視為蘋果的最可能的收購目標,該猜測廣為人知。由於 Netflix 被收購的可能性最高(40%),花旗認為其將成為蘋果收購的最合適選擇,儘管其對蘋果股價的影響程度只有 5%-10%。迪士尼的可能性位居第二(25%),相對來說對蘋果股票的影響更大(15%-25%)。

Netflix

通常人們認為蘋果公司如果想在目前清晰的方向上穩步前進,收購 Netflix 是一筆十分有利的選擇。一方面,它比之蘋果公司通常收購的公司要大得多,估值也高(約 860 億美元),員工數量(略低 於 5000 人)甚至超過的 Beats Electronics 公司(30 億美元,700 人)。另一方面,它包括影片流和內容製作在內的既有業務蘋果也可以接手管理。

另以方面,收購 Netflix 能為蘋果提供全球 1.15 億的影片用戶,其中大約一半來自美國,以及大量原創電視節目和電影。預計僅在 2018 年就會有 110 部新電影和電視劇產出。蘋果公司自己的團隊迄今為止完成了 5 部原創電視節目和約 12 部電影,但是它還沒有專門的影片媒體服務和影片用戶。

一些人認為,蘋果最近專門聘請了一批高管級人物來開發原創影片節目,這表明它在未來並不打算收購 Netflix 從而避免資源重疊。但是蘋果公司也可能只是把自己的員工安排在監督收購之處,為控制其他管理層提供便利和可能。此外,如果蘋果能夠激勵 Netflix 中使用安卓、羅庫機頂盒、微軟遊戲機和索尼遊戲機的用戶開始使用蘋果設備,這將會使其軟體和服務部門實現雙贏。

總而言之,Netflix 似乎是蘋果理應選擇的一個目標,儘管它在改善公司的影片業務之外,並不會改變產業的遊戲規則。

迪士尼

與 Netflix 相比,收購迪士尼將增加蘋果的多重資產價值:主打娛樂項目包括電影、電視節目、主題公園、主題酒店以及額外的衍生品和零售店。兩家公司也擁有一些共同的基因:迪士尼首席執行長羅伯特·艾格在蘋果的董事會佔有一席之地,而勞倫·鮑威爾·喬布斯是迪士尼最大的股東(這多虧了迪士尼收購了賈伯斯的皮克斯公司),迪士尼也是蘋果公司影片內容的早期合作夥伴。

但是收購迪士尼不僅要比 Netflix 貴的多,如何管理也是一個難題。按如今的股價,蘋果公司需要花費 2620 億美元收購迪士尼,這比其企業本身價值高出 40%,也是收購 Netflix 花費的兩到三倍。與 Netflix 不同的是,迪士尼帝國足以讓蘋果相形見絀,迪士尼擁有 19.5 萬名員工,而蘋果公司只有 11.6 萬。更重要的一點是,迪士尼的人員設定與蘋果公司當前的層級結構不同。相比之下,收購 Netflix 將使蘋果能夠自然且有機地擴展現有業務,而收購迪士尼則需要徹底改變兩個公司的結構框架。

從實際角度來看,管理蘋果-迪士尼公司可能遠遠超過了蘋果高管的「專注」能力,他們在回答一個「可以」之前要回答 1000 次的「不」才能使其在「小團隊」的管理模式下保障軟體、軟體和服務平台的平穩運行。但是毫無疑問,如果蘋果擁有迪士尼的普及度,那麼它就將在全球範圍內產生更大影響,這也是賈伯斯想要完成的龐大目標。雖然勞倫斯·喬布斯對迪士尼股票進行了部分資產剝離,但是公平地講,他們的家族也會為這次合併感到驕傲。

不過,如果蘋果收購迪士尼,其影響會是前所未有的,管理難題也必不可免。

其他一些可能性

一些支持收購迪士尼或 Netflix 的分析師認為,蘋果可能把收回的現金當作一筆意外之財,並用它來收購一家大公司。花旗還提到三家大型電子遊戲公司(美國藝電公司、暴雪公司和 Take-Two Interactive)、Hulu 和特斯拉,這些都可能成為蘋果的目標,它們分別具有 10% 和更低的收購可能性。換句話說,它們被收購可能性極小,儘管是出於不同的原因。

如果不是因為人們期待已久的現金回流稅收減免政策,以及蘋果有可能藉機進行一筆大型收購,我們可以很容易用「大採購」理論一概而論。從過去情況來看,蘋果公司一直持有現金,並選擇投資相對小型的收購戰略和製造業而支持現有業務。

確切來說,蘋果公司進行收購主要是為了獲得其知識產權和關鍵員工,如果蘋果公司不能用其他方法挖走他們時,他就會選擇收購公司。蘋果斥資 30 億美元收購 Beats Electronics 的行為是一個例外,它主要用於加強其受威脅的音樂業務,也不是藉助 Beats Electronics 在音響配件市場上的優勢發展壯大。

在這種考慮思路下,讓我們來看看蘋果也不會進行哪些收購。

組件供應商:包括電池和顯示器製造商

蘋果曾表示,它最終想要具備擁有全部小部件的能力,這也是它開發產品背後的潛在原因。而人們可能會由此得出這樣的結論:蘋果應該收購螢幕、電池、玻璃的製造商以及用於 iPhone 和 iPad 的金屬。然而,儘管有幾次好機遇,蘋果似乎更願意置身事外。其可能是出於希望在快速變化的領域中保有選擇優勢方案的靈活性的能力,或是曾經預見這樣的收購可能導致其成本上升而不是下降。

AR:蘋果已經將增強實境技術作為推動未來產業增長的關鍵技術之一,並且已經在 AR 研發上投入大量資金。可以肯定的是,蘋果將繼續收購小型 AR 公司,以獲得專利和關鍵員工。但是我懷疑蘋果其實對 AR 技術的使用感興趣,僅僅出於該技術具備應用於行人、家庭和辦公的可能性。

特斯拉:收購擁有智慧汽車的公司似乎比收購特斯拉更有可能。在「泰坦計劃」中,蘋果於特斯拉展開了為期兩年的激烈競爭,試圖設計出一款自動駕駛的蘋果汽車。這是一次失敗的嘗試。儘管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將蘋果進入該市場的行為稱之為對該產業的利潤看好,但是他公開嘲笑蘋果,並使得公司間的競爭變得個人化。蘋果僱傭了包括特斯員工在內的 1000 名工程師,結果確使該項目最終走向終結。此外,蘋果公司看起來也不太可能讓馬斯克進入董事會。



from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http://ift.tt/2CW0qR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