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雅雲,受到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啟發,2009 年大跨度轉行到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領導莫拉克風災校園重建—那瑪夏民權國小重建工作。擅長融合營利型公司與非營利組織的強項,將設計思考、行銷溝通與環境效益三個領域跨界整合,2014 年創辦綠學院,同時為 Green Impact Lab 綠色創業加速器的共同創辦人,著有《綠領建築師教你設計好房子》一書。
原文刊登於 綠學院 ,INSIDE 獲授權刊載。
最近看到一個研究,調查發現空氣污染除了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之外,還會影響心理健康,使人們的幸福感下降,造成的影響相當於離婚帶來的痛苦的 10%。
第一次看到數據證實了我們業界的人在私下臆測環境問題帶來的心理疾病,還挺新奇的,於是繼續看下去。
研究的另一個發現是,空氣污染竟然還會影響人的認知能力,說白話一點,就是你會變笨。
這可不行哪,我們都想要快樂美好的人生,同時追求人生意義,怎麼可以讓 PM2.5 壞了我們的理想?
過去的人並沒有像我們這代人,面臨這麼迫切的氣候與環境危機,因此想要靠著道德勸說關燈、關水、掛空污旗、改坐大眾交通工具慢慢改變人們的行為,進而減緩氣候變遷及環境問題,恐怕全球溫度已經升高了六度。因應局勢的變化,我們得快速調整腦袋,調整商業運作的方式,讓經濟發展和自然環境齊頭並行,才有辦法在有幸福感、且不變笨的狀況下實現我們的理想。
在《別再用錯的方法做對的事!3 個影響我們的全局思維》文章中,我們談到透過認知升級改變我們的腦袋,建構多元的思維模型,才有本事在真實世界裡作複雜的決策。趁著今天外面的空氣品質良好,我想從文章中第二個「創造性思維」延伸,由觀察科技的方法學來談如何具體升級認知的策略。
科技的進步多為不連續性,且無法預知發生的時間點。這聽起來可不妙,但好消息是, 當科技創新發生之後,從科技研發的成果到商業化應用,推向市場所需的時間,已經有一套規則可循,這就是我們可以預測的。
我們需要學會的,是培養一種觀察科技商業化時間點的方法學,提高抓準趨勢的機率,優化找工作、創業、投資時間點的決策。
在 Tesla 創辦人 Elon Musk 這條「鯰魚」出現之前,我們道德勸說大家坐大眾交通工具、開發油電混合車、共乘服務等改進方案,因為在這之前,誰都不相信國際車廠會自廢武功,放著好好的汽油車不賺,去弄什麼電動車,更何況還要設置新的充電基礎設施呢!但是隨著電動車的技術成熟,更重要的是搭載自動駕駛的熱點,所有國際車廠都不願落於人後,趕緊投入電動車生產與製造,接下來這兩年都將推出自己的電動車。再加上特斯拉(Tesla)的平價電動車 model 3 量產,這個大規模商業化時間點就很明確了,接下來你可以想像為了解決充電問題,後面會跑出多大的商機。
你可能會想,商機?還早吧,在沒有足夠多的充電樁之前,電動車根本不可能普及。正是在你慣性思考的時候,新的無線充電技術已經開出應用型產品,WiTricity 借助磁共振實現靈活的無線充電,從為筆記型電腦充電開始,現在跟 Nissan 合作,即將推出電動車無線充電解決方案。未來,充電基礎設施根本就不是一件事兒,車子一開進停車格裡,偵測確認身分後,就可以開始充電,充電槍都不用接。
培養觀察科技商業化時間點的方法學,可以了解事物之間依存的關係,提高抓準趨勢的機率,還可以避開偽裝成「海星」(註一)的陷阱。
例如,智慧家庭(或稱智能家居)和智慧建築等題材很火紅,科技也有些突破。我認為大方向是對的,但是陷阱會藏在發展的路徑裡。這其中有許多跟節能有關的整合型應用,因此許多綠色創業者會選擇此一題材,但消費者真實生活中,沒有很強的需求去了解他家中各種家電的耗電量,或是遠距遙控開關。在智慧建築裡,根據光線強弱自動降下會議室的窗簾,恐怕其需求更是可有可無。
再者,智慧建築通常在建築的設計階段就必須開始與建築設計整合,而建築從建造到完成短則 2~3 年,長則 5~6 年,等到建築都蓋好了,裡面的智慧科技也都過時了。我認為若從機器人發展的走向來預測,智慧建築以「控制」出發的消費端應用介面都將面臨困境,反倒是這幾年大廠紛紛開始爭奪軟性的人工智能入口,走通的機率才高,因為人們對搜尋有強需求,大的家電製造商可以藉此機會整合多樣的必備家電。所以你瞧,這個題材用新創公司撼動大公司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我們現在所處的真實世界,正在走一條典範轉移之路。湯瑪斯.孔恩(Thomas Samuel Kuhn)從科學的演進過程中發現,科學的進步不是靠著慢慢改良,而是革命性的翻轉,昨日的新發明中,不會有今日新發明的線索,它必然是一個全新的創意和思考邏輯,這就是典範轉移。典範轉移不僅限於科學,在各個領域都有它的足跡,我們今天談的科技,就是帶動典範轉移的工具之一。對於想要追求人生意義的你來說,所有的好機會都藏在危機的背後,願你找到像我們一樣的同路人,培養多元的思維模型,練習在真實世界裡作複雜的決策。
(註一)其典故出自《你該避免的 5 大綠色創業陷阱》一文
延伸閱讀:
from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http://ift.tt/2jQjOG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