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大家都聽過光纖上網,但你分得清 FTTH、FTTB、FTTC 的差別嗎? 皇璽會 http://www.iwin688.com

Photo credit: Dennis van Zuijlekom

光纖能以光代電傳遞訊號,較傳統電纜有傳輸量大、強度衰減慢而訊號穩定、不受電磁波干擾等優勢,因此訊號質跟量都會提升。但升級線路基礎建設得耗費大量資金,所以現在的光纖上網方案,大多尚無全線覆蓋,只有部分線路為光纖。

這次 INSDIE 訪問到全台前 5 大 MSO(Multiple System Operator,多系統經營控股有限公司)業者之一,由多間有線電視業者組成的台灣數位光訊集團(下稱台數科),請他們分享一下台灣光纖網路服務的現況。

光纖網路方案真的整條都用光纖嗎?

從機房出來的訊號,透過光纖一路到達目的地,依範圍遠近分為光纖到鄰里、大樓,最後才是全程光纖的「光纖到府」(FTTH)。坊間只要機房到使用者中間有一段使用光纖,就統稱為光纖上網,不過還可以用 FTT「X」(代表光纖到 X)細分為光纖到鄰里 FTTN(Fiber To The Node or Neighborhood)、光纖到街角 FTTC(Fiber To The Curb)光纖到大樓 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以及光纖到府 FTTH(Fiber To The Home)。FTTH 從光纖接口出來,再轉成電訊號到牆上網路口對接電腦,速度在 100Mbps-1Gbps 間,尤其適合需要穩定且高速傳輸之應用項目,如架設網站、NAS 服務等需求的用戶。

從機房出來的訊號,透過光纖一路到達目的地,依範圍遠近分為光纖到鄰里、大樓,最後才是全程光纖的「光纖到府」(FTTH)。坊間只要機房到使用者中間有一段使用光纖,就統稱為光纖上網,不過還可以用 FTT「X」(代表光纖到 X)細分為光纖到鄰里 FTTN(Fiber To The Node or Neighborhood)、光纖到街角 FTTC(Fiber To The Curb)光纖到大樓 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以及光纖到府 FTTH(Fiber To The Home)。FTTH 從光纖接口出來,再轉成電訊號到牆上網路口對接電腦,速度在 100Mbps-1Gbps 間,尤其適合需要穩定且高速傳輸之應用項目,如架設網站、NAS 服務等需求的用戶。

多 ISP 出口選擇權

台數科往外介接的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包含和網寬頻(KBT)、速博(Sparq)、台灣固網(TFN)、亞太寬頻(APOL)、是方電訊(CHIEF)等,同時也直連了中華電信 (HiNet) 及主要的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TWIX、TPIX)。用戶能依據本身喜好,或是依出口 ISP 之連線品質、服務品質,自行選擇或變換出口,不用每更換一次出口 就被綁一次約。這在台灣是首創式的突破服務,目前也僅有哈 NET 提供。

簡單的說,ISP 即連外路由,哈 NET 與多方上游供應商合作,因此如果一個路由有問題,就會馬上連接到替代的路由,不會一端故障就完全不能使用。若只有一個上游供應商,一有問題就會完全不能使用。

如上所述,台數科認為隨著高畫質影音規格愈來愈高,一路往 4K、8K 邁進,所需傳輸流量跟著愈來愈大,光纖網路已成必然趨勢,不跟進者終將會被時代大浪淹沒。而台數科觀察到現在台灣網路存在 FTTH 不普及、單一 ISP 出口等問題,所以整合了技術、經驗、服務等資源,為此打造一個網路平台來提供品質、流量、速度兼具的解方,同時配合 Triple Play 的傳輸特色推廣多媒體服務,如此不僅為自己在未來的市場中搶佔一席之地,更能進一步成為加速推動台灣網路建設的動力。



from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http://ift.tt/2zj97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